阿里課堂的35堂課:馬雲與他的網路帝國

點閱:602

其他題名:馬雲與他的網路帝國

作者:王貴水著

出版年:2015[民104]

出版社:海鴿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Success:295

格式:PDF

ISBN:9789863920113

分類:企業管理創業  SDG1 終結貧窮  SDG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附註:附錄: 馬雲講話實錄

內容簡介

價值觀的認同比能力更重要——馬雲為什麼不首選「精英」?

每一個優秀企業,都有一套吸引人才、打造人才的體系,尤其是一些歐美企業十分崇尚的是精英管理。唯有阿里人在用人上,卻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精英」不是首選,甚至連第二都排不上的人才理念。馬雲經常在不同場合說出拒絕「精英」的話,這可能很傷人,但在拒絕精英的背後,卻是馬雲對價值觀的重視和堅持。在他的心目中,價值觀的認同比能力更重要。

這是因為,對於一個團隊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基於共同的文化信仰和目標,通過企業清晰的目標和共同的價值取向成功引領團隊走向輝煌。有資深管理培訓師做過一個調查,當問起團隊成員最需要團隊領導做什麼,七○%以上的人回答—希望團隊領導指明目標或方向;而問團隊領導最需要團隊成員做什麼,幾乎八○%的人回答—希望團隊成員朝著目標前進。由此可以看出,統一的價值目標在構建一支優秀團隊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團隊所有成員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有管理者說:「沒有行動的遠見只能是一種夢想,沒有遠見的行動只能是一種苦役,遠見和行動才是世界的希望。」毫無疑問,每一個企業都想用最忠誠的文化和強有力的信念武裝自己的員工,可在國內企業界真正能夠做到的領導者並不多,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做到了。

我們知道,共同的價值目標就像一個國家的領袖,可以讓任何人折服、陶醉,為之瘋狂,心甘情願地跟隨在他的指揮棒下,聚成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同理,一個合格的團隊管理者必須擁有給下屬畫蘋果的能力,目標就是蘋果,它可以無法完成任務,但絕不能缺位。

馬雲對團隊統一的價值目標的深刻理解,也是伴隨著阿里巴巴的成長乃至強大而植根到阿里文化中的。正如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為了同一個目標而要被灌輸信念和偉大復興的計畫才能迅速地騰飛一樣。但是,目標不是餡餅,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輕而易舉地讓你唾手可得,它需要精准的定位和精心的設計,並為此付出數倍於別人的心血和汗水。很多人只注意到成功的結果,忽視了它實現的過程是如此不可思議的艱辛,這是很多今天看起來很棒的企業明天很快夭折的深層次原因,也是關係到能不能帶好隊伍最為重要的因素。

馬雲在不同場合說過:「中國企業很少說使命感、價值觀、理想、共同目標,而國外企業講的最多的就是使命感和價值觀。我覺得人才進入我們公司以後,必須要認同我們的文化,認同我們共同的理想。只要他不認同我們公司的目標—阿里巴巴要做八十年—或者認為,最好八十年上市以後,大家分手就走。算了,這些人就不應該讓他進來。」「進我們公司有一個月的專門培訓,從第一天起,我們說的就是共同的價值觀、團隊精神。我們要告訴剛來的員工,所有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件不平凡的事。如果你認為你是『精英』,請你離開我們。」

馬雲認為:「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比上市更為重要。」在他的意識裏,上市是一個公司發展的自然過程,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就如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上市是為了公司的發展,而不能只是為了錢。的確,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最難得的是突破資金的瓶頸。這個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幾乎是在不經意間就十分輕鬆地解決了。當阿里巴巴急需資金的時候,通過融資就得到了網路企業至今為止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八千二百萬美元。儘管企業難題解決得十分順利,可要做一個偉大的公司仍然是困難重重,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能在短期內就能確定的。正因為如此,才提出「阿里巴巴要做八十年」,其目的就是要告訴員工:平時要打好基礎,少一分功利,多一分實在,如果只是為了上市來工作的,那麼就趁早離開!

的確,在為一個團隊找到一個足以凝聚大部分人向心力的價值目標之時,我們首要的步驟是畫圖,如同為一棟建築做出一張精美而完善的設計圖紙。
建起一棟大樓,需要做哪些工作?在這張圖紙上,必須有一個科學的結構圖,保證這棟樓的所有位置都是安全的。在這個階段,安全是第一位的,外形則是次要問題。一棟不會倒塌的醜陋大樓,遠勝於承受不住五級地震的漂亮美觀的時尚建築。當你看到日本地震的新聞時會發現這個事實,當你著手為自己屬下的一群人建立團隊目標時,也要意識到這個問題。
目標的基礎就是文化和信念,可以保證團隊的安全,使一群為了共同目標奮鬥的人不至於因為驟然的變故分崩離析。

馬雲在寫給員工的公開信中指出:我覺得阿里巴巴最佳的作品應該是我們朝氣蓬勃的阿里人。是一批每天能把工作後的笑臉帶回家,第二天能把生活的快樂和智慧帶回工作的人!我希望阿里人是一群有夢想、有激情,能實幹但很會生活的人!如果把生活和工作對立起來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阿里人!至少他還不夠阿里的標準!我討厭那些整天混日子沒有理想、沒有激情的人!我也非常討厭那些只會拼命工作但毫無生活情趣的人。一個不認真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會有美好生活的,但同樣一個不懂得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工作好的!
 
我們從阿里巴巴這裏,就可以得到一個偉大啟示,讓員工擁有幸福感的秘訣是:賜予他們無比驕傲的團隊榮譽感,為身在這個集體而自豪。他們能在這裏實現最渴望實現的價值,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得到人生的至高夢想。

你能給予他們嗎?如果可以,你就是最棒的團隊領袖!

馬雲談到團隊建設時說:「前些天,我組織公司的一些高層觀看《歷史的天空》。這是一部很好的電視劇,講述了一個農民如何逐步成長為將軍的故事。主角姜大牙一開始幾乎是個土匪,但是通過不斷學習、實踐,不僅學會了遊擊戰、大規模作戰、機械化作戰,而且還融入了自己的創新,最終成為一個百戰百勝的將軍。與眾多的中小企業一樣,阿里巴巴也希望員工像姜大牙一樣,不斷改造,不斷學習,還要不斷創新,這樣企業才能持續成長。」

在馬雲的觀念裏,一個企業要想做長久,擁有百年不衰的魅力,其關鍵就是要能夠適時應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否則就是癡人說夢。
正因為如此,馬雲才振振有詞地說道:「造就一個優秀的企業,並不是要打敗所有的對手,而是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建立自己的團隊、機制、文化。我可能再幹五年、十年,但最終肯定要離開。離開之前,我會把阿里巴巴、淘寶獨特的競爭優勢、企業成長機制建立起來,到時候,有沒有馬雲已並不重要。」

有了一個優秀的團隊,只是有了創業的良好基礎,要想走向成功就得樹立一個讓全體人員都認同的願景,一個共同目標。二○○四年,阿里巴巴重新確定公司目標:第一個是做一百零二年的公司;第二個是做世界十大網站之一;第三個是「只要是商人,一定要有阿里巴巴」。

馬雲一直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我們要創造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最偉大的公司。二○○九年,在阿里巴巴十周年慶典的時候,我們要進入世界五百強,我們要做一百零二年的企業。」
馬雲也一直以他的「偉大理想」鼓舞著他的全體員工:「我們是一群平凡的人,但在做不平凡的事—運作一個有東方智慧、西方商業理念,參與世界性市場競爭的中國企業。」通過這一目標,馬雲成功「燃燒」了三千人,吹響了整合的號角。「創辦一個偉大的公司,靠的不是一個領導,而是每一個員工。我不承諾你們一定能發財、升官,我只能說—你們將在這個公司裏遭受很多磨難、委屈,但在經歷這一切以後,你就會知道什麼是成長,以及怎樣才可以打造偉大、堅強、勇敢的公司。」
正是有了這種明確目標,阿里巴巴才能越戰越勇,愈挫愈強。

那麼,馬雲關於阿里價值觀認同感的精闢論述告訴我們什麼?你能從中學到哪些關於培養統一價值觀的文化理念呢?
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價值的觀念(價值取向),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價值觀都會在企業的員工中形成,如果你沒有主動引導,員工形成的價值觀念可能會與你期望的相反,作為企業應該主動引導團隊的價值觀,而不能任其發展。不良的價值觀就像野草一樣,迅速在團隊中蔓延。人的大部分行為是受價值觀影響的,所以團隊中建立價值觀極為重要。任何企業必須有良好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經營自己的企業,並激勵自己的員工,達到一種全體員工同心同德、力爭上游的狀態。

本書特色

■ 本書以創新的觀點,解析馬雲與他的網路帝國其嶄新的時代意義!
馬雲,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創建了全球電子商務第一品牌—阿里巴巴;他是「網商新時代」的經營第一劍客,網路中的「拿破崙」;他是登上《富比士》雜誌封面的「中國第一人」……這個曾經被冠以「騙子、瘋子、狂人」的人,曾經帶領他的團隊創造了中國網路眾多的第一,他締造了一個網路帝國,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 這是一本凝縮了「馬雲」精髓的精神盛宴!
書中對於團隊的建立和管理,及團隊成員在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均做了簡潔精闢的闡述。本書既是一部中高層管理者可參考的團隊管理書,又是一本公司的職員可拿來汲取經驗的團隊生存書。
■ 馬雲的經典語錄:

◎ 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比上市更為重要。
◎ 員工沒有很好的收入,帶回家的錢不能讓他在老婆孩子面前有自豪感,他當然不能以在這個企業工作而驕傲。
◎ 獎金是靠努力掙出來的,是需要超越公司對你的期待才能獲得。
◎ 就是往前衝,一直往前衝。我說團隊精神非常非常重要。往前衝的時候,失敗了還有這個團隊,還有一撥人互相支撐著,你有什麼可恐懼的?
◎ 我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
◎ 把競爭當成藝術、當做樂趣、當做遊戲,這是競爭的最高境界。
◎ 全世界沒有哪個地方好做生意,全世界沒有哪個時候好做過。不同的時代,你永遠跟同代的人競爭。

作者簡介

王貴水

政經熱門暢銷書作者、圖書策劃人。廣涉政、史、經各領域。文筆暢達,著述眾多。主要著作有:《從政箴言》、《每天讀點博弈學》、《共進午餐向巴菲特——請教投資心經》等三十多本著作。

  • 前言
同書類書籍